大家有没有遇到以下这些场景?
家里的玩具堆得到处都是,这时妈妈实在是忍不住了,大声对孩子说:“如果再不收拾,我就把玩具都扔掉了”。
然后,孩子赶紧跑过去把玩具收拾好。
看着孩子玩手机,说了好多遍都好像没听见一样,这时父母说:“再不放下手机,我会把手机关机锁起来,以后都别想再用了”。
孩子听到妈妈的话后,马上就把手机还给父母了。
孩子在游乐场一直玩着不回家,父母说了好几遍都不管用,这时父母已失去了耐心,对孩子吼叫道:“你再不走,我就走了,不管你了”。
然后父母假装要回家,这时孩子赶紧停下手中的玩具,跟着父母一起回家。
当孩子哭闹、不听话时,有些父母把硬是把孩子推出门外,然后对孩子说:“别哭了,再哭闹,就不要你了......”,然后孩子很快就止住哭声了。
甚至,在孩子的学习上,大多父母也习惯用类似这样的方式来处理,例如:
“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不好,今年暑假咱们就不回老家了,就在这里上培训班”
“如果不好好上学,把成绩提上去,以后考不上高中,这辈子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,以后会很麻烦的,只能回老家种地”。
有些父母为了劝孩子好好学习,看到路边的乞丐时对孩子说,以后不好好学习的话,也会像这样的乞丐一样没东西吃。
反正,就是几乎把最严重的后果告诉孩子,从而“吓唬”孩子要好好学习。
我相信大家在周围的家庭中,都能够听到类似的谈话。
1、立竿见影的'威胁',短期有效,长期危害大
作为父母,我们很喜欢用这种带有一定程度“威胁”、“恐吓”的话语来跟孩子说话。
而且,我们也很容易习惯于这种说话的方式。
之所以如此,主要是因为说话方式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,只要父母这样说,孩子会马上就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行动。
再加上,在许多情况下,父母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去跟孩子好好说话。
因此,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说话,甚至依赖于这样的说话方式,毕竟说了马上见效。
可是,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这种说话方式, 也就越来越难以意识到它的危害性。
毕竟,父母用这种带有一定程度的“威胁”、“恐吓” 来跟孩子沟通时,短期确实是有效的。
尤其是有许多人在场的情况下,如果父母说了好多遍,孩子都不行动,这会让父母感到在众人面前失去了面子,认为自己管不了孩子。
这时父母就会用这种“威胁”、“恐吓”的口吻对孩子说话。
虽然这种方式短期有效,但是从长期来看,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拿前面孩子收拾玩具的例子来说,孩子之所以去收拾玩具,是因为害怕,孩子是因为害怕父母把玩具丢掉所以才赶紧去收拾的,而非认为自己应该整理自己的玩具。
虽然用这种“威胁”的方式也达到了同样的目的,但如果父母不用这种“威胁”的口吻,孩子可能也就不会去整理自己的玩具。
难道说父母时刻都会在孩子身边这样“威胁”吗?显然不是。
我们在教育孩子时,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即使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提醒、“威胁”,孩子也能够主动去收拾玩具。
因此,从这个角度来说,靠“威胁”、“恐吓”的口吻来说服孩子,显然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。
甚至从长期来看,这种走捷径方式的后果,不但没有什么效果,而且负面影响还是挺大的。
2、做有远见的父母:用正面引导代替威胁恐吓
与其总是用这种含有一定的“威胁”、“恐吓”的方式要求孩子做事,还不如从正面告诉孩子做某些事件的意义。
例如,孩子玩了玩具后,地上堆的到处都是,你想让孩子把玩具收拾好,之前采用的方式就是告诉孩子如果不收拾就会丢掉。
现在,要把收拾玩具的正面、积极的意义告诉孩子,清晰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收拾玩具。
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,玩了玩具后,要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,归好类并且放到指定的地方,下次玩的时候很快就能找到,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。
而且,我们家里需要整洁的环境,这种外部的整洁,也能让我们有一种内在的秩序感,这对于一个来说非常重要。
当然了,我上面说的并不是标准答案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来把事情的正面意义告诉孩子,我想,这才是我们想要教会孩子的。
想要孩子好好学习,也要把一些正面的意义告诉孩子。
有些父母可能会说了,这样说没有什么用,说了后孩子还是不动。
所以,我们更需要极大的耐心,平心静气地给孩子讲清楚,一次不行就两次,两次不行就三次,讲的多了,肯定是会起作用的。
而且,我们在跟孩子说的时候,不要带着情绪,不要大喊大叫,平稳地对孩子说清楚,越是如此,效果就越好。
当然了,这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是挺大的挑战,毕竟一旦情绪上来,连自己都 hold 不住的,要不怎么说做父母是一场修行呢?
正因为不容易做到,我们才更要努力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孩子就是来渡父母的,孩子的到来,就是为了让父母变得更好。
当我们把教育孩子当作是自己成长的机会,我们的心态马山就会变得更加积极,我们会更加倾向于用科学、有效的方法教育孩子,而不是听从自己的直觉,例如对孩子大喊大叫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实盘10倍杠杆,配资平台股票开户,温州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